人在巴黎──愛、人群、感官

報導/法國街訪、黃雅嫻教授



人在巴黎,愛
巴黎的街道都是被踩扁的菸頭,
地鐵裡充滿了隔夜尿液的味道。
行人走得很快,
夏天太陽十點才下山,
建築物有高度限制,所以能看到很大片很藍的天空。
老房子雕梁畫棟卻不浮誇,
晚上涼涼的,穿著外套坐在街邊感受都市的靜謐,頭抬起來看得到北斗七星,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大城市能保有的獨特

巴黎人總是被人覺得認真過生活的,
從古至今有關巴黎的電影總是跟浪漫脫不了關係。
或許認真過生活就是巴黎人對浪漫的定義,
有些人有夢想有目標,努力工作努力經營事業;
有些人沒有目標,漫無目的的在城市中徘徊,錢賺完就花掉。
他們都是在認真過生活,只是對怎麼過生活的想法不一樣而已,
街邊就算只是一個小路燈也可以是一張很多人會喜歡的明信片。

情侶在路邊吵架走過一個街區就開始擁吻,只有在電影裡才看得到。
前幾天做的街訪,問了一個法國女人她對愛的定義,
「我想是當你會想到他,當你渴望他,就是愛了吧。」
「你的家人會因為你的愛人是別的文化的人,譬如說亞洲人,而限制你不跟他交往嗎?」
「會,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教育、不同性別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還是不會太接受。」
「那怎麼辦?」
fight for him。」
原本以為巴黎是一個對愛情很開放的地方,但傳統的想法還是在。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是跨世代的。

同樣問題問了一個法國男人
「在愛情中本來就會有標籤,因為我們是因為標籤而愛上一個人的。」
仔細想想也是,什麼冠冕堂皇的話到愛情中就會顯得矛盾。

人在巴黎,人群
我走著走著走到了瑪黑區的巷弄中,
被團團圍繞的是一棟棟米色的法式建築,
眼睛往兩邊建築往上延伸,
一個一個法式小陽台後面是半開的窗子,
再往裡面看陽光透進去的法式臥室,靜謐祥和。
可能是因為瑪黑區,
一個充滿藝術家設計師的街區,
唯一指引我路只有手機裡的google map
「到了吧!」我想。
一家旅遊書上推薦的 brasserie 出現在路邊,
法國人吃飯不一定會去餐廳吃,
通常會去這種價格較低的小餐館 (bistro)或是咖啡館 (cafe)
一般來說他們會在室外的桌子吃那些在台灣沒人坐的地方在那裡抽煙聊天。

聊天是法國人很愛的一件事,
“Alex est timid.” 一位法國朋友這樣跟他朋友們介紹我。
對他們來說,人與人之間交往是需要溝通的,
或許這就是台北人所缺少的——少了彼此關心的溫度。

人在巴黎,感官
法國人是一個注重感受的民族,
五感:眼看耳聽鼻子聞嘴巴吃手觸摸。
「他們把信任建立在自己五官對事物的感受。法國是一個知覺的民族,所有知識確定的來源是感官。」臺大哲學系教授黃雅嫻,在她《法國當代文化與思潮》第一堂課開宗明義的說到。
我還記得有一次台灣發生地震,
我的法國老師嚇到需要去看心理醫師,
因為地處歐亞板塊上的法國沒有地震,
所以他們非常信任土地,
認為土地是可以被永久依賴的。
但到台灣,一遇到地震,
身體的感受影響心理對土地的認知,
衝擊了一生建造的那份——

對土地的信任感。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