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Worldwide】劇場人生

Jaina@ London


 晚間七點二十分,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舞台上一只木王座靜佇,台後空蕩的黑幕後,演員、道具、燈光、音效,等待著上場,等待著大幕升起,頂燈熄滅。今晚上演的是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眼見他登上王位、跨越海峽征服法蘭西,眼見他如流星般殞落,突留傷痛和碎裂的未來給自己熱愛的英格蘭。昔日的愛恨情仇在狹小的空間重演,戲如人生,人生無法少了戲劇,而每個倫敦的夜晚都因為劇場而多了許多色彩。


初時嚮往去倫敦,除了喜愛英國歷史,幻想街上滿是戴著高帽的紳士,大概就是想要鑑識倫敦的劇場文化。在這個城市裡充斥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劇場,每晚上演,無論是歌劇、音樂劇、舞蹈、現代戲劇或莎劇,無一不撐起倫敦這文化之都之名。來到倫敦後除了應付昂貴的物價和交通,剩下的微薄荷包都給予了劇場。英國漫長的戲劇歷史起於此處,從中世紀泰晤士河另一岸的環球戲院到近幾年南岸和東區的國家戲院和巴比肯藝術中心,從西區戲院群(West Ends)到散佈在各個區域的小型劇院倫敦的劇場都吸引著我。相較於台灣,倫敦擁有廉價的劇場票價,同時接連上演許多傳統或革新的優秀劇目,有時真的忍不住要驚嘆這個城市龐大的藝術市場和每晚蜂擁的人群。戲劇之於許多倫敦人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下班後走進劇場,點杯啤酒帶進座位,中場時間買個冰淇淋,散場時到劇院門外等待自己喜愛的演員,這或許不是每個倫敦人的生活,卻是愛好劇場的倫敦人的夜生活。偶爾熱門的戲碼票已售罄,人們就會起了個大早趕在上班之前到各處劇場外還未營業的售票亭等待購買每日的特價票(Day Tickets)。


還記得那幾個寒冷的零下早晨,托著疲備和冰冷的身軀趕著地鐵衝到冷清的戲院外等待,在寒風中發抖,一旁突然來了個和善的中年單車騎士,雖是陌生人,卻因對戲劇的熱愛而相聚於此。我們相視而笑,對著還大門深鎖的劇院聳了聳肩,他很好心的提供了熱茶和餅乾,我則談起最近這個演員在哪齣電視劇裡大放異彩。我們並不熟悉,也不會再相逢,但為了一晚的演出,讓上班上課前的片刻成了一段難得的時光。喝著暖呼呼的伯爵茶和排在第三位置的婦人一起數著後面越排越長的隊伍,啊,幸好有搶在前十五名安全名單之內,她瞪了某個插隊的傢伙一眼,轉瞬間又聊起下一季的上演劇目。那一霎那我突然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彷彿這是場夢,而我只是這個倫敦生活戲碼的一個小角色,緩緩步過我的走位,慢慢的說出我的台詞。倫敦的生活已經常令我感到不切實際(不切實際的物價和國際化,到處像逛馬戲班的觀光客和馬路上的騎警),這些劇場的片刻又讓我感覺到了特別的疏離,和人生似遠又近。戲台上的角色過著的是過去,是現在,是未來,而台下的我們的人生也照個某個未知的劇本走著,每晚和戲台上的人生共鳴。


晚間七點三十分,劇院燈光頓暗。戲台上的Chorus緩緩走到觀眾眼前。願詩歌之神賦予我靈感,登上輝煌的幻想天堂;以王國為舞台,親王們來搬演,讓君王們都瞧瞧,這壯觀華麗的場景。戲院承載著的有許多,過往人的故事,現代人的愛和痛,生活因為戲劇多了調劑,多了沉浸,多了想像,也多了躁動的情緒。輝映著舞台是人生,戲劇正是生活的靈魂。虛虛實實,有時分不清,但也正是這種微醺令人陶醉。



◣◥交換生作者◣◥
歷史三 劉真伶
交換國家:台灣→英國
交換時間:一年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