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級分進臺大,真的促成社會正義了嗎?
報導 / 簡嘉佑、游子賢
學測48級分入臺大森林系的事情引發臺大人熱烈討論。對於入學管道的疑問也隨即浮上檯面,究竟繁星計畫所要成就的目標為何?多元入學的管道關注的是對於個人的幫助還是對於社會的流動?本報採訪數位以多元管道入學的同學們,整合各方意見,深入探索多元入學的實際狀況!森林系主任表達意見,分析繁星利弊
日前,臺大森林系系主任袁孝維撰文:「繁星入學原意是要降低城鄉差距,讓表現傑出的弱勢高中生可以進入前段大學就讀喜歡的學系,而不以學測成績作為唯一考量。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進入前段大學,有學生特別轉到鄉下或私立高中就讀、有學校為學生造假成績、有學生為了進台大而選擇學測標準較寬鬆的學系,哪管什麼興趣和志向。我們的中學教育沒有提供讓年輕人了解自己、探索性向的環境與機會,反而訓練出一批只會讀書考試的機器人,妄想擠進好的大學,再藉由大學教育來喚醒他們內心的渴望,但這就如同在緣木求魚,我們自以為繁星的設立增加了大學的自由與彈性,其實只是在將中學所織的破網補成爛網。」繁星體保生現身說法,深入了解多元入學
身為體保生的圖資系胡岱軒同學表示:「我對體保制度沒有偏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因為平時緊密的體育訓練,使我閱讀和準備考試的時間相對減少,體保制度給予體育生一個運動和讀書兼具的機會。進入臺大後,我沒有因為是體保生就受到比較特別的待遇或旁人的偏見,例如:體保生就是不會讀書的刻板印象。」回到48級分入臺大的主題,胡岱軒認為重點不在於那些外在批評,而是那位同學在進入臺大之後,要如何證明自己與其他同學沒有能力上的落差,甚至是能夠超越他人的。「我也曾經歷過繁星制度,當時推上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不過學校為了榜單好看,說服我接受體保考試。我認為在現行制度裡爭取到的是自己的權利,是不需要受到批評的。」旗美高中的呂同學以繁星制度推上臺大經濟系,對於繁星制度他的評價是好壞參半:好處在於給予資源相對不足的學生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壞處是讓能力中等的同學進入高競爭力的學習環境,當其能力無法負荷時表現就會漸漸落後。雖然如此,呂同學表示,繁星生會跟不上課業進度尚有其他原因,可能歸咎於原本的讀書模式、上課習慣等等。以他自己為例,上了大學之後會上網找資料及自行整理筆記,學習態度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學問,他說:「48級分進入臺大森林系是在規則內的正當策略,重要的是那位同學進入大學後要如何證明自己和他人在能力上沒有不同。這是自我上進的問題,而非社會價值觀感的問題!」
訪問的最後,呂同學也提出繁星制度的盲點:「雖然用繁星進入大學是個策略,但某些人他們其實可以進入教學資源較豐富的高中,卻因為要用繁星制度變相去選擇其他資源較不足的高中,這個現象確實背離了繁星制度的本意,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現行多元入學管道(整理 / 簡嘉佑)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