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Worldwide】辣在心裡翻攪

Yun@ Beijing


       「要加辣椒嗎?」「好哇。」在北京大約一個月了,本來就不排斥辣食的我,現在越來越喜歡吃,尤其在天氣冷時,吃上一碗酸辣的湯麵更是爽快,辣香撲鼻,未入口前唾液就搶先分泌,放入口中咀嚼時,那辣勁在舌尖翻攪,然後再直直的入喉,讓胃裡沉甸甸、火辣辣,值得用「痛快」二字形容。不過在這陣痛快之後,一人獨處時難免在心中想起了同樣也是有股複雜辣味又翻騰的問題。


        一來北京,除了乾冷的氣候以及高緯的藍天最先體驗之外,立馬隨著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首當其衝的是常講到的「統獨問題」。尤其來北京不久之後,很快的就迎接到「兩會(註)」這個重要政治話題,因此除了在剛報到辦理各種資料的時候會遇到國籍問題之外,在電視新聞與報紙上也都一再提醒了兩個政權的關係。
        不難發現,我行文至此,放棄了使用「大陸」、「中國」、「中國大陸」等詞彙,因為這些詞語在臺灣充滿了曖昧,抱著不同立場的人對於這些詞語的使用都有各自的堅持,我是盡量含糊其辭,例如用「這裡」對應「臺灣」或「我們」;用「北京」對應「台北」等,而目前最常在臺灣朋友口中聽到的是用「臺灣」對應「中國」,這確實也符合現在年輕人主流的傾向,但我心裡總覺得有些不舒服,因為還有個名字叫「中華民國」,那它和「臺灣」的關係又是如何?中華民國存在嗎?且真的是得完全脫離這四字或中國二字才能成就一個國家嗎?
        想必寫到這裡,部分人士腦海中或許開始浮現大漢沙文主義等理論,但我先不論一些學術性濃厚的名詞或是歷史文化(例如國民黨如何如何)等脈絡,僅就一個觀看媒體以及日常生活的體驗,單純分享來到北京之後內心的思考。

        在學校的課堂與新聞媒體中,正是可以接觸許多「政治正確」語言的機會,不難發現這裡的論述是多麼地清楚,13多億的人口可以名正言順地說著中國二字,而且把它視為非常普通、理所當然的存在,國家也致力於推廣「中國夢」的想像,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是「國家機器的洗腦」,但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商業廣告也是一種洗腦,身為接收個體本來就可以慎思明辨,因此國家機器何嘗不能這麼做,尤其這麼做了之後,相對於模糊而遊走在線上的感覺比較起來,反倒對於這種明確,讓人起了些許羨慕之情。
        於是每當看到這裡的政治人物們在談論兩岸關係的時候,難免會覺得臺灣現況似乎陷入空轉,有不得進退的感覺。很明顯的,這裡是真的強調「九二共識」,在臺灣經過政客及媒體渲染,乍看還以為九二共識是拿來操作的四個字,但是看了這裡的新聞之後才發現,這四個字不是說著玩的。就其內涵而言,這裡的立場說的很清楚,「一中各表」的「中」,是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臺灣是這個中國的一個省份。

        另外,我也感覺到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論述,這裡的當局都有辦法應對。國民黨強打「九二共識」,但是他們差在那個「中」根本不好好說清楚是哪一個「中」,我原先以為馬習會上,互稱「大陸領導人」以及「臺灣領導人」是一種尊重,但現在發現原來這是因為「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分」因此,用「大陸」對應「臺灣」(相當於「香港」與「內地」)。試想若要順著國民黨的邏輯,應該要強調「大陸是中華民國的淪陷地區,臺灣是中華民國的自由地區」,才能夠避開這個尷尬;甚至更誇張的,既然強調九二共識,應該互稱「中華民國領導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或許還更貼近那個精神,但現階段做得到嗎?
        而就民進黨等現在算是蠻轟轟烈烈的台獨論述,在這裡的論述下也走不通,既然「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分」,那就代表著現在的臺灣不獨立,因此才想要獨立,「臺灣獨立」和「西藏獨立」是可以放在同一個架構之下檢視的,所以任何台獨的行動都是高度緊張的。雖然或許臺灣獨立追求的不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出來,是從中華民國獨立出來,可是不論如何,臺灣能說得清楚嗎?
        我想我的敘述也還有很多漏洞,但是總覺得應該要試著寫出一些東西出來,而我也期待看到臺灣有天有誰或是一群人能真正寫出可以「前進」的文字來,而且能讓「中華民國(臺灣)」(目前正式的國號)繼續走下去,還能讓大家有最大交集的共識與認同,這些課題應當不斷的叩問著現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新聞媒體,甚至是藝術創作者等等這些足以操作論述與文字的人,因為更廣大的人們所依憑的正是一個共同的符號想像,依此處在共同的社會空間,並擁有家園的感覺。
        但是說到底,「Nation-state」、「Country」是一種現代的、西方的概念,以一個「中國人」的想法,大概也沒有什麼「國」;或許,依著孔子等人流傳千年的中華文化與傳統美德,這樣子一路走著,而不「被髮左衽」才是最實際的想法也說不定。總之,不管什麼想法,在我心中都還是亂亂的,而這總總的思考大概會伴著我走過整個交換期間,也會持續帶回臺灣,甚至還要想很久很久很久。

        文章寫罷,時值春分,北京的春天大約也來了,該去尋找枝頭上新冒的綠芽了。而我想那辣味,咀嚼起來又是新的味道吧。
         另外,也要感謝學生報的總編輯,藉一次通信的機會,讓我有勇氣寫成此篇。



北京距離臺北的直線距離大約是1700多公里,這裡的天候乾燥、緯度高,氣候和人文風情都有著和台北截然不同的「味兒」。( 2016.02.26 攝於北京南鑼鼓巷)



註:「兩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簡稱。每年3月份「兩會」先後召開全體會議一次,每5年稱為一屆,每年會議稱XX次會議。由於兩個會議基本上在每年初春的大致相同時段召開,故簡稱兩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6260.htm?fromTitle=%E4%B8%A4%E4%BC%9A





◣◥交換生作者◣◥
生傳三 王冠云
交換國家:台灣→中國
交換時間:半年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