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止時光中的校園角落 臺大理髮部

化學講堂變身為理髮部,舟山路男子理髮部的歷史故事

(報導 / 盧養宣、王思婷)
    舟山路旁的小小福,在中午用餐或下課時間常常人滿為患,而位於小小福對面的理髮部,低矮的平房好像停留在某個特定的時空,與外面的喧鬧形成一股強烈的對比。

    推開男子理髮部的門,裡面皆是媽媽或祖母級的女師傅,清晨八點便營業,這是師傅們一整天能稍作休息的時刻,坐在沙發上翻閱早報,可能一通電話來,她們就得準備等等幫上門的老顧客剪髮。
師傅工作情形 (攝影 / 盧養宣) 

無人知曉臺大理髮廳的歷史
靜躺在暫停的時光一般
    問及這裡的歷史,這裡工作最久的師傅是二十多年,皆表示不知道這裡之前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會有理髮部的出現。目前理髮部為總務處經營管理組所管理,每三年簽一次合約,詢問總務處及校園規劃小組後,得到的回應是校方目前沒有資料記錄這裡的變遷,而這棟一層樓的平房,建於1923年的帝國大學時期,校規小組表示當時是化學講堂,但目前還未整理到變遷那段時期的資料。

    理髮部的出現原因或許還得等待學校更多尚未整理的資料或者依靠當年在此生活的教授或學生的回憶了。

時光荏苒人事更迭 理髮廳卻依舊佇立
    男子理髮部目前為五位師傅共同經營,因為是小本生意,洗一個頭才二十元,「我們是要老師學生員工福利啦,如果有老闆還要繳房租給員工抽成,其實也沒剩什麼啦,我們就是每個人賺一點點工資。」謝師傅表示。九點半不到,每位師傅便開始忙了起來,客人幾乎沒有間斷過。但據師傅們表示,下午才是她們最忙的時候,男學生通常是下午下課時會來,店裡五點半就關門,整理好下班已經是下午六點,一天工時是十小時,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到兩天。從前星期日是不營業的,但隔壁女子部並不是共同經營,老闆決定星期日開業,如果這邊不開業,久而久之顧客便會流失,謝師傅的口氣顯得無奈,「希望臺大可以好好管制。」

理髮廳不再僅限店家 而是一種陪伴
師傅與顧客們的故事
    原先全是男師傅的男子部理髮廳,在經過世代的交替後,現今變成由五位女師傅經營。她們來自臺灣不同的鄉鎮,有半路出家學習美髮,也有科班出身。蔡師傅來自屏東,自小就拜師從學徒做起,進入男子部理髮頂替朋友爸爸的缺。謝師傅也是自從學徒開始,藉地緣之便本來要在政大合作社工作,但後來因緣際會來到臺大理髮廳。林師傅則是在二十多歲才開始學習美髮,因地利之便選擇在臺大理髮廳工作。五位師傅中,張師傅在男子部中的工作,除了美髮外,還多了一項工作:與外籍學生溝通髮型。張師傅表示,外籍學生通常都會自己帶照片,指定髮型。但是有時候,這樣的髮型並不適合他的髮質,就需要想辦法說服同學。也曾發生過,雙方無法溝通,還請一旁剪髮的臺大學生幫忙翻譯。

    在訪問當天,上午九點後的客人絡繹不絕。現場剪髮的都是常客,走進來的時候,都已經像是相處許久的朋友和師傅聊著天。蔡師傅表示客人通常只會打電話來問現場人多不多,少數才會指定要哪一位師傅,因為在小小的理髮廳理,五位師傅幾乎認識每個顧客。受訪的劉先生表示,自己自從出社會後就固定來臺大剪頭髮,楊同學是在父親的介紹下,一年前開始來這邊剪髮,剛剪完頭髮的李先生則是在兒子於臺大就讀期間,固定來臺大剪髮,至今也十多年了。


    目前任職於圖書館社科組的館員葉先生也是這裡的常客,平均一個月來剪一次。 從1992年進來臺大在行政大樓上班的地利之便開始來這裡剪髮,因為價格合理服務好,一剪就是二十五年。固定指定謝師傅剪髮的葉先生表示,她已經是幫自己剪髮的第四個師傅,「前面三個都是男師傅,上一個師傅就是我來沒看到他,一問之下才知道離開了,好像是心肌梗塞的樣子。」臺大理髮部默默陪師生走過數十載,小小幾坪空間裡,隨著髮絲落下的不只有日常的瑣碎,也有世間的離別,下次經過不妨停下腳步,讓這裡不再成為常被忽略的一隅。

理髮院男士部 (攝影 / 盧養宣)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