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新模式進軍校園

Mamafood 盼與校方達成共識


(報導 / 翁儷庭、盧養宣)


    曾經在中午用餐時間於博雅教學館外及鹿鳴堂旁造成排隊人潮的Mamafood團隊近期已不見蹤影,由於持續與校方溝通無效,Mamafood日前已將取餐地點改至校園外圍的新月臺旁及舟山路口。臺大學生報本期分別對Mamafood團隊及膳食協調委員會(以下簡稱膳委會)進行採訪,盼能完整呈現Mamafood進入臺大的始末甚而提供對話的可能,但雙方各執其詞、互有立場,要改變目前僵結的局面,恐非易事。



新月臺交易現場
(攝影 / 盧養宣)

舟山路口交易現場
 (攝影 / 盧養宣)


應受校內規範限制
    從先前排隊的熱潮可知,Mamafood在校內有一定的市場,本來買賣即是雙方同意即可,但如果進行交易的場域在校園裡,就必須符合校方的規定。儘管校園內不可進行交易活動,然而面對生活模式的改變,在外送、面交等新興交易模式的興起之下,校方對此類行為多半採取寬容的態度,至多秉持關懷學生立場進行提醒。然而一旦交易行為具有定期、定點販賣等特性,則應該受到校內規範限制,向校方申請,依規定參與招標成為合法廠商。
    未經申請的業者進入校園進行商業行為已非首例,然而校園的開放性、餐車或攤販的活動性使得取締難度極高,在過去的案例中,主要仰賴警隊接獲通報前往處理。一旦成為正式進駐校園的廠商,膳委會也將依照「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宿舍餐廳、攤位包商招標實施辦法」與「臺大設置校內便利餐車實施規定」,進行不定期抽驗與送檢,以維護校內師生的食品安全與健康。膳委會表示,若非校內合法攤商,由於缺乏對商業團隊的了解,一旦出現交易糾紛、衛生疑慮,將陷入校方無法掌控與追究的困境。而記者詢問膳委會有關Mamafood進入校園之狀況時,小組成員表示Mamafood在校園內提供便當網路預購取貨的服務,至今未曾向臺大膳委會提出申請,也未曾有過溝通、聯繫。

校方實無對應窗口接洽
    然而,Mamafood負責人周廷表示,在進入校園之後便曾嘗試向膳委會提出申請,可是小福與鹿鳴堂隸屬不同的管理單位,校方表示需向各管理單位申請;但他認為即便各管理單位樂見Mamafood以此模式進入校園,最終決定權仍是在校方,因此使Mamafood陷入無法向統一對應窗口溝通的窘境。
    周廷也提到其中一條成為合法攤商必須符合的規定,要求在校內販售的食物,必須在校內進行烹煮,以確保校方能抽驗與送檢,然而最大的問題就出在校內的廚房根本無法負荷Mamafood的需求。且Mamafood已是通過國家標準認證的公司行號,他質疑學校為何不能採用國家認可的檢驗報告。
    另一位負責人葉柏均也表示,由於Mamafood沒有以現場販售的模式施行,網路訂購現場取貨的模式其實和披薩外送原理相同,而學校並沒有明文禁止外送因目前與校方溝通的成效有限,為了達到能服務更多同學的目標,Mamafood希望能透過學生聲援,加快達成與校方的共識。
    Mamafood的初衷是讓在外求學的遊子也能吃到媽媽的家常菜,透過目前新興趨勢的網路行銷,成功在學生族群中建立口碑,但受限於販售的地點是在校園內;而校方在身負必須確認學生用餐安全的責任下,會有更多的考量。目前Mamafood正努力依照校規定進行自身模式的調整。至於對學生而言,自是樂見能夠在校園裡多一份選擇,期盼在雙方更有效的溝通下,創造雙贏、甚至三贏的局面。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