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Worldwide】又不是來自巴黎,卻開始學會想念這裡

E roo@Paris


我的下學期在這週開始了。
 但即使是在這裡過了將近半年,也不會忘記這是自己第一次踏上歐洲。

暑假換宿


八月初抵達法國,本來預期自己能在開學前一個月就到法國練習並熟悉法文,加上不想另外花一筆住宿費,所以我藉由HelpEx的網站,找到一個在巴黎附近當一個月helper的機會,就跟台灣說的「打工換宿」很類似。雖然最後法文沒進步,但得到了很多很多快樂的記憶。


這個地方基本上是一個小型的resort,位處巴黎東南方的楓丹白露森林旁,主屋就在森林的邊緣。主人在森林裡架設了許多半球體的透明帳篷和樹屋,我們叫這些透明帳篷bubble,工作有一大部分便是整理這些bubble。整理不難,就是換換床單、清理房間而已。但是,要到達它們可能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你可能要走半公里進入森林、然後爬上二十公尺高的樹木,或是先爬上十公尺高的攀岩練習牆、再滑鋼索抵達。在這工作常常像是在從事運動,要花上更多的體力,但同時也因此多了很多樂趣。

當然,在工作之外,我所獲得的經驗還更珍貴。一個月的時間,我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helper們,有負責廚房的工作的德國男和美國女孩、有來自愛爾蘭的專業木工、捷克的專業攀岩運動家、來自巴西和美國的旅行者、還有一對當時已經旅行兩年半的美國情侶、當然也有幾個像我一樣正在放暑假的大學生。每個人都很不一樣,文化背景、性格、個性還有想法都各異其趣,即使大家都講英文,腔調也是各式各樣的。我永遠記得,每次都超級聽不懂來自愛爾蘭的Andy講的英文,因為他的腔調會讓句尾上揚,每當聽他說話我都會想「所以這是一個問題嗎?」,但即使是這樣,大家還是非常友善的對待彼此。即使在房子上蓋屋頂蓋到一半,他看到你經過還是會打招呼。

工作在這裡可能每天有六、七小時,但無論是在工作時或是工作之外,我與這些夥伴們相處的每個時刻,都讓我想要記得一輩子:工作時的互相幫忙與陪伴、餐桌上helper們與主人及他的家人還有客人一邊享用餐點一邊聊天、和幾個比較好的helper一起在草地上等待流星、分食甜點、在小河邊野餐,還有每天能游泳、騎腳踏車、滑直排輪、在森林裡爬石頭(楓丹白露森林裡的攀岩運動)、Hiking、沙灘排球等等各式各樣的運動。

總之每天都能因為不同的理由充實得很幸福。



生活巴黎

我交換的大學在巴黎近郊,屬於大巴黎(Lîe-de-France),相對於我們說的小巴黎(也就是大家說的「巴黎」,被劃分為20區的部分)。我住的宿舍也在校園內,如果沒意外,搭約20分鐘的RER*就能到達市中心。

整個學期我花了相對多的時間在旅行,然而我也因此發現巴黎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雖然有蠻多人抱怨它髒亂、冷漠,但每當我離開一陣子之後,就會開始想念它,或每當從其他地方回來,心裡就會覺得很開心回到這裡。巴黎對學生很友善,許多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如羅浮宮、龐畢度、奧賽、橘園等等,只要有學生的身份都能免費進入;景點如凱旋門也是,出示學生簽證就能爬上去看四周以它為中心的放射狀道路們。有時間和有心情的時候,我也很喜歡就在巴黎找一個區域走路、亂晃,隨意的遇到一些風格各異的店家,家飾店或是麵包店、甜點店們,或只是走進小路、小巷子裡,感覺一個人佔據巴黎其中一條路的快感。常常走著走著,偶然抬頭,或許就瞥見巴黎鐵塔遠遠的浮上天際線,或是大大的出現在眼前高級公寓之間,然後為自己身處巴黎而感到幸福及感謝。

我覺得巴黎的人們其實很有禮貌,在路上或地鐵裡,如果不小心的碰撞或觸碰到彼此,大多都會聽到他們互相道聲Pardon。還有我也感覺到巴黎人、法國人的勇敢:就在恐怖攻擊的事件發生沒過幾天,雖然路上及地鐵裡的人都明顯少了許多,但仍然看見人們照常在餐廳或咖啡店外的露天座位用餐、喝咖啡,「還是要生活啊!」那時候常常聽到他們這樣說。他們不想因為世界上那些做出錯事的人們而犧牲自己的生活,更不想要因此有所畏懼吧。

*不同於地鐵métro,RER為區域快速鐵路,穿越巴黎市中心連接近郊,與地鐵的系統共同組成方便的運輸網絡。我的學校在RER A線上,有人說這條線是全歐洲每日運輸流量最大的一條。我的學校接近巴黎西邊的新興商業區La Défense,也就是新凱旋門的落腳處;往東邊的最底站就是巴黎迪士尼。

我不知道其他的RER狀況如何,但RER A常常出問題。像是這條線前陣子才罷工過,而罷工的原因,是在恐攻事件過後,車廂內出現太多的可疑包裹。基於安全考量,每當有可疑包裹出現,他們就必須停下火車進行安檢,直到狀況排除車才能繼續行駛。而那次的罷工也是蠻有趣,大部分的人會在那天拿到傳單或看到佈告,被告知罷工那天只有上午及下午的尖峰時刻有火車班次。我心裡默默想你妹的罷工也真夠可愛了,不只事先預告,還善良的提供尖峰時刻的大眾運輸(也是基於法律對於罷工的相關規定),感覺即使罷工但也同時保有相當的理性。

我自己就遇過一次可疑包裹的狀況。那次正要從同一線另一頭的朋友家回家,車子行駛到一半就廣播有事故,車上的一個女士氣急敗壞地罵粗話,而車子也真的到了下一站就停住不再開了。雖然在車子停開的期間月台上的廣播不間斷的建議乘客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大約有一半的乘客都像我一樣直接待在車內或月台上等待,也聽到許多人開始打電話,跟電話的另一頭說RER出事了,會晚點到之類的。那次最後大約過了一個小時車子才又繼續行駛。我的感覺是,大部分巴黎的人們都很習慣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即使真的碰到了也是莫可奈何,所以也不會很緊張或過度反應,耐心的等就是了。


關於旅行

說旅行旅行著會開始想念巴黎,也或許只是因為語言的關係。旅行到其他國家時,總像個文盲一樣的,毫無頭緒到連在超市裡想挑個沙拉當作晚餐,也只能看顏色看圖片去猜沙拉裡放了什麼。

想說來到歐洲,國家和國家都連在一起,簽證又都屬於歐盟區,只要坐個巴士、搭個火車就能出國。眼看有那麼多的假期當然就不忍待著。現在回頭看下來,發現自己整個學期下來為自己安排了好多趟旅行,甚至有一度只回巴黎幾天就又要出發。


歐洲的火車票通常不便宜,所以每每看到不錯的票價心裡就會開始計劃著要去哪裡走走。巴士相較之下便宜很多,像我從德國紐倫堡到慕尼黑就只花了1,5歐元,但價錢和所要花的時間當然還是會一同衡量,像如果是7、8小時以上的路程的話,還是會選擇搭火車。另外,為了盡可能的壓低旅費,去年十月的假期我第一次用了Couchsurfing和住hostel的方式旅行。

在維也納是我第一次Couchsurfing,我在那裡遇到了很熱情的host,Robert,他不只帶我走了維也納的市區,更帶我到近郊的山裡hiking。當時整個山頭的樹葉都正在變色,眼前的景色美得讓人絲毫不想把眼睛移開。他們夫妻甚至邀請我一起過聖誕節,而後來的聖誕假期我也真的再次拜訪他們了。我們一起在點上蠟燭的聖誕樹旁享用晚餐、一起拆了放在聖誕樹下的禮物,既幸福又滿足地過了一個溫馨的聖誕夜。過完聖誕節後,他們帶著我到奧地利南部的湖區度假,也就是Robert長大地方。我們在結冰的湖面上溜冰、在結霜的白色溪谷間漫步,群山間的湖泊景色隨陽光的照射的角度改變,每一刻都令人屏息。

但在布拉格就沒那麼幸運了,我在那裡遇到的host對我做出讓我感到不愉快的行為,嚴格來說它是個可怕的回憶,這個經驗也使自己陷入了一陣子的低潮。雖然不幸中的大幸是,自己平安無事也沒真的有什麼損失,但心有餘悸的害怕絕對是一輩子都不想再遇到的。當然這樣的經驗也警惕自己許多,應該要在更多細節裡多用心,無論是在網路資訊的讀取、或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想,讓自己處於那樣不安全的狀況下,其實自己是要負最大的責任的。



所幸在那之後的Couchsurfing經驗都很順利,在倫敦、史特拉斯堡和紐倫堡都很幸運的獲得當地人提供的借宿,也認識了在各處生活著的友善的人。除了能在旅行時有地方落腳,更能因此與當地的人們有所交集,並由當地人的角度來認識那個地方。我的旅程都因為和每個host聊天、相處而變得更佳豐富。另外,選擇住在hostel也同樣是很不同的體驗,你永遠不知道會在房間裡遇到什麼樣的人,有時候你對於那個城市的記憶,就是和在hostel裡結識的朋友的共同回憶。


旅行著的感覺

 在歐洲的旅行,礙於交通的限制,我大都選擇大城市去。一段時間下來,就很像各國首都或各大城市的巡禮。而探訪一個城市對我來說,好像一直都不是不斷走訪那些大家說不得不去的景點,而比較像是單純地想看看當地人怎麼在那個地方生活。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慢慢的人,旅行的規劃上很少會在一個地方待少於兩晚,因為不想要急急忙忙的走馬看花、更不想當個觀光客,姑且就說是自己想當個盡責的過客吧。另外,除非是我對於景點或某藝術家作品有一些程度的瞭解或認識,不然實在很難說服自己一定要去哪裡、做什麼。因為通常都會有太多可以做了,挑自己有興趣的、喜歡的對每個旅行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吧。像自己去維也納看克林姆的作品,足足在畫前待了幾十分鐘、同樣的語音導覽重複聽了好多遍,感動的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布拉格的慕夏博物館也是,都像是在朝聖一樣的心情;在巴賽隆納,則像是到了高第的地盤,幸運的從朋友那裡得到一本不錯的書,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讀一邊瞭解。發現高第根本把巴賽隆納當作自己的遊樂場的恣意玩耍著,而我有幸享受走在他的城市裡用五感讀著他的故事。
 
所以我很討厭那種「如果你沒去OO,就不能說你去過OO。」的說法,我願意花多一點時間遊走在城市裡的街區之間,花時間迷路,默默品味每個城市的風氣使然而開了怎麼樣的店鋪,像每個城市都有咖啡店,卻有百百種開法,取決於當地的文化和人們的習慣;也喜歡花時間在local的市場或市集裡,藉由觀察偷偷地發現當地當時盛產的蔬菜水果是什麼;或只是純粹花時間走在陽光灑落的公園裡,看著人們享受陽光時的表情而不自覺地打從心底開朗起來,與散步的或跑步的人們互相點頭微笑。對我來說,這些都比囫圇吞棗的參訪各大博物館、景點要迷人多了。



◣◥交換生作者◣◥
生傳四 賴奕儒
交換國家:台灣→法國
交換時間:一年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