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Worldwide】欸,你為什麼要來瑞典?

Joy@ Uppsala


延畢交換瑞典
如果要回顧我的2015年使用最多的詞彙,以上三個應該會以壓倒性的斗大姿態出現在螢幕上。
事實上,來到這裡一個半月的日子中,我也依然在體會著它們分別對於我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的衝擊和改變,又將在未來的路途中帶來什麼影響。

延畢和交換或許在其他文章中也會被提及和討論,因此我先來說說瑞典。

交換生必須面對的問題清單之一,一定是選擇交換國家的原因。特別當這個國家既偏僻又昂貴,還冷的要命時。 


說來慚愧,到瑞典Uppsala大學交換並不是一個深思熟慮後的選擇。勉強要說,好聽一點是命運的安排,其實更像是到寫滿瑞典文的超市試圖買一瓶飲料時多半憑藉幾秒間的感官和運氣而已。
但一旦公布志願、完成報到後,我也不得不逆向思考般一邊像身邊的親友交代一邊說服自己的思考即將前往瑞典生活半年的決定和背後的原因。

又冷又貴,大概是一般人對瑞典的基本印象。
再學術一點,可能還有社會福利制度完善、注重男女平權的敘述,再時事一些,還會加上歐洲收容最多難民的國家。如果要一一解釋這些想像和事實的異同,大概耗上從台灣往返瑞典的航程包含轉機時間都還說不完。還是從基本印象說起吧。

首先,瑞典真的很冷。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剛抵達這裡,走在路上時總有種身體軀幹以外的連接物(如手指或鼻子)被萬根針刺透幾乎要掉落在雪地上的感覺。負二十多度的溫度,搭配八點升起不到四點就落下且毫無熱度的太陽,寒冷和黑暗交相逼迫之下簡直令人絕望。
但當我由原本的四件上衣兩件褲子還是在室外待不過半小時,到現在大外套和靴子套上就出門、還曾在冰湖上穿著一件洋裝玩了整個下午(雖然後來就感冒了),同時發現號稱從古至今縱橫世界的蟑螂在這裡完全不見蹤影時,還是忍不住讚嘆人類卓越的適應能力。

寒冷讓我體會最深刻的一課,是關於恐懼。
在台灣的時候,迷路對我而言便是家常便飯的事。而在不趕時間的日子裡,踏過的街道即使陌生也終究是熟悉的色調和配置,有Google守護神相伴著,加上對於友善的國人的信任感,再怎麼惶恐倒也有種墊底的安心。

因此,走在Uppsala零下十五度的路上,不知道身在何處、目的地又在何處時,是我生平第一次因為迷路感到害怕。
或許是因為眼前的馬路空曠又了無人煙、或許是四肢末梢彷彿有萬支針同時在扎刺、或許是方才令人興奮的落雪逐漸在臉上凝結成冰一般的面罩、或許是wifi成癮症的我們還在經歷戒斷期冷汗直流的惶恐、或許是空有亮度的陽光正逐漸以威脅性的角度往地平線處墜落,此時此刻,恐懼由外在條件直吹至心底深處將恐懼地旗幟冉冉升起,在冷風中放肆的拍打舞動著。

我很害怕。害怕天黑了仍找不到路回家,害怕即將失去手指和腳趾,害怕我們就要在這個離家24小時外的冰天雪地中失溫、休克、無人知曉。
我害怕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話,我害怕很多想做還沒實現的夢想,我害怕爸媽等不到女兒回家,我害怕再也不能見到心愛的他。
害怕像是積雪一樣鋪天蓋地的壟罩,在一瞬間,在迷路的途上。以一種水珠在室外結冰的速度癱瘓了理智和情緒。我才明白它的力量有多大,多麼勢不可擋,想起《恐懼之邦》裡面提到恐懼如何輕易使人群被控制和操作,對於作者的智慧肅然起敬。
但當我們最終也只能在深沉的恐懼環繞中振作精神,仰賴友善的瑞典路人和貧瘠的方向感回到溫暖的令人潸然淚下的家時,我也明白一個人試圖度過恐懼時油然而生的堅忍和從宇宙所匯聚的資源有多強大。

接著,瑞典真的很貴。從與民生最相關的食物得以見之。
一個兩百多台幣的起司漢堡,一顆八十塊的花童尺寸捧花般的花椰菜,一盒五百塊只有三塊的漢堡肉。
剛開始走在超市真是對於價位驚呼連連,更別提經過餐廳時猛然瞥見的菜單,令我們嚇得前幾天只敢窩在宿舍吃冷麵包配牛奶或微波披薩。
如今雖然已毅然杜絕換算成台幣的習慣,並成為特價品和折價券的忠實粉絲,加上當地極度現金不友善的刷卡制度時常令價格變得無感,依然不時在記帳時捶胸頓足的狠狠心痛一番。

「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的不同」這個前陣子去尼泊爾旅行時學習到的功課,在這裡卻不時被殷切提醒著。

我開始學會義大利麵的一百種料理方法,只因為它是超市裡最便宜的澱粉食品發現硬到切不斷的菜梗只要水煮久一些也能入口為了省調味料錢而習慣了一點鹽巴的清淡口味、捨不得買肉,蔬食料理變化起來也能食指大動。
房間的擺設開始走向極簡化,必要的小型的擺設乾脆憑藉紙盒和顏料動手組裝,空蕩蕩的衣櫃裡一千零一件衣服配件排列組合起來也可以創造新意,或者接受每天同款素面衣著出門無法堪稱時尚至少也乾淨體面。以前連到樓下便利商店都嫌遠的惰性變化為願意搭將近一個小時的公車只為了採買便宜一些的日用品。又為了節省公車錢,選擇花一個小時散步回家。

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下,我開始真正學習什麼樣叫做簡單生活。以及這樣的生活背後需要將資源做最有效利用的技能以及與惰性和購物欲望掙扎的堅持。

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才能存活,也不一定只有當想要被滿足時才能擁有快樂。
事實上我最喜歡的時間之一,便是和朋友們各自將差強人意但歷經困難才誕生的自家料理湊成一桌,一起慶賀著誰的廚藝的晉級交換哪家超市又在特價的消息有點鹹的螞蟻上樹吃不出起司味的起司馬鈴薯餅花生比肉還搶手的宮保雞丁、配著鮮奶每一口都珍貴的珍珠……。不只是食物,也分享著生活的資源,誰的房間很冷要借暖氣誰上次被燙傷了誰有藥膏可以擦、誰去哪裡旅行幫誰帶了什麼……..

因為有限所以更加懂得分享,而分享的快樂讓有限的資源被賦予了無限的價值。

所謂的人情,在酷寒的物價環境下,格外得令人從心到胃都感到溫暖。
在貧困的尼泊爾相對富裕的我們,以及在奢華的北歐相對清貧的我們,截然不同的環境和立場竟都能體會到同樣的生存方式,這大概就是所謂某種形式的真理了吧。

來到瑞典烏普薩拉一個半月了,我還是無法明確地說出選擇這裡的原因。
它是歷史悠久的大學城,擁有古老的學術傳統和豐厚的人文資產,還有許許多多是我還來不及體會的,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外出旅行時提到家的字眼時,腦海中出現的已經不是遙遠的台北,而是這個又貴又冷卻充滿著溫暖的城市。
而這些,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交換生作者◣◥
會計五 朱恩言
交換國家:台灣→瑞典
交換時間:半年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