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憾事發生?從「情感教育」做起
【報導/林依潔】
教育部持續在大專院校推廣「情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活動」,希望透過情感教育,使學生能夠更認識愛情、友情及親情等情感關係。其中包含人際之間的溝通表達、各式關係與如何處理情緒,透過日常生活常常會面臨的關係連結,引導學生去思考情感關係對自我的意義,並學習適時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及增進情緒管理的能力。
像是近來情感新聞事件——臺大宿舍發生潑灑不明液體傷人,媒體大肆以即時新聞形式,對於被害者的行為加以撻伐,此事件恰可用來反思台灣「情感教育」的現況。本次案件中,在批踢踢實業坊及臉書專頁的輿論、留言和案發地點拍攝血腥圖片,皆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身為學生的我們,能如何避免此憾事發生,並幫助身旁同學、朋友或親人呢?
如何防範?從「情感教育」做起
在群體社會中, 人有愛跟被愛的需求, 而著重智育的臺灣教育,相對不重視愛與情感教育, 且許多家長、老師不鼓勵孩子在求學階段談戀愛,也沒有教分手該如何是好。
獸醫系李同學表示,針對「潑酸情殺案件」校方的處理方式,僅能暫時止血,她認為下次若發生相關事件,是否該更進一步,改從「如何防範」的角度思考。
政治系林同學表示,近來情殺事件頻傳,她認為和現今社會壓力大、情緒控管以及溝通能力不佳有關。被詢問到是否知情學校有學生心理輔導中心提供「情感教育」相關資源, 她表示,聽聞過類似心理衛生的講座, 不過有留意到學校在該事件發生後, 第一時間致信給所有台大生, 並派駐輔導人員進駐宿舍, 安撫學生及大眾情緒。
學生輔導機制,提供講座及諮商資源
臺大校園學生輔導機制豐富,學生心理輔導中心提供個別晤談、心理測驗、成長團體,以及講座等服務。這學期一系列「情感教育」系列活動,如「三生有幸講堂」以外聘講師講座形式,邀請不同專家與同學分享,近期在12月13日邀請到社會系教授范雲進行「性別x幸福x社會學」講座,與同學交流互動。
此外,也有「拾穗團體工作坊」由輔導中心專任老師開設情感教育課程,不管是多元性別、人際關係、愛情或是自我成長等情感議題,透過幾堂的課程帶領同學對自己與他人有更深了解。其中,有偏向理論的課程,像是人際關係、愛情依附關係探索;或藉由繪本彩繪、園藝、心靈書寫、自由繪畫、冥想等方式,釋放壓力。
正視情感,避免憾事發生
情感教育不容忽視,在忙碌的生活壓力下卻常被忽略,直到累積一定程度爆發, 而造成如「臺大潑酸案」不必要的憾事發生。獸醫系劉同學表示,壓力大時,她會透過運動和聽音樂抒壓,「大三失戀時, 曾經約過個別晤談,也參加了心理輔導中心舉辦的工作坊,對我來說,諮商師就像是最溫暖的陌生人,每週見一次,聊完心裡也舒坦許多,不再打結。」劉同學說道。
學習透過不同方式適度抒發情緒,需要傾聽時,可以利用學校資源,如輔導中心,或撥打至「張老師」1980輔導專線。若發現身旁同學、朋友心情低落時,適時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在彼此的相互幫忙與支持下,不僅對自我和他人有更深層的情感學習,也能降低因情感問題所衍生的社會悲劇。
▲學生輔導中心位在臺大研一宿舍旁望樂樓。
(照片提供/心輔中心)
責任編輯╱吳映萱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