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遙遠的想像 偏鄉的新未來

報導歐奕琳


「10歲的小明就讀山區小學,父母都到外地工作,平常照顧小明的是年邁的祖父母。小明不太知道未來自己要做什麼,只覺得現在要好好寫完功課,對他來說都很困難……」隨著公益廣告的播送,小明的故事幾乎成了偏鄉教育形象的模板。然而,大眾對於偏鄉教育,瞭解了多少呢?而偏鄉的教育現況需要的是什麼?

就讀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二年級的張育禎,從小在澎湖生長,直到大學才離開家鄉,在臺北求學,他開始看見澎湖帶給他與他人的不同。IBU部落共學團隊執行長郭孔寧和教學長王翔暉,從2016年起走入臺東延平鄉武陵村,與部落的孩子們互動共學。藉由三位的眼睛,我們得以走入那些距離遙遠的村落,看見偏鄉的模樣。
教育資源不足的思考
提及偏鄉教育,「教育資源不足」已成強而有力的說法,人們幾乎朗朗上口,然而,「教育資源」指的究竟是什麼?這句話又真精準描述了偏鄉教育的困境嗎?

以澎湖為例,教學的硬體設備其實並不缺乏,張育禎回憶國小階段,學校就已安裝電子白板。郭孔寧和王翔暉也說,部落中的物資、人力算是十分足夠,由於基金會資金的投入,因此無論是孩子們的文具,或是電腦、投影器材等都一應俱全。如果這些都不短少,那麼孩子們缺的是什麼呢?

心態決定未來
提及偏鄉與城市最大的不同,張育禎認為是「心態」,都市的孩子接收較多環境刺激,大部分很早就明白到將來面對的競爭,因此積極累積所需的能力與知識,而偏鄉孩子長期生活步調緩慢,往往到了高二或高三才被學校培養出這樣的意識,時常方向不明確。

郭孔寧也說,加強孩子們的學習狀況需由心態著手。孩子們下課後會到部落媽媽舉辦的課輔班,學科表現其實維持一定水平,「孩子們都很聰明,只要願意學都學得會」,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調整狀態,願意自動自發。

缺乏刺激的共同困境
社會對於偏鄉孩子有著過低的期待,而部落中給予孩子的想法往往是負面的,沒有人能夠給予他們信任,也沒有空間讓他們表達自己,進而反思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部落的生活簡單,王翔暉觀察到孩子下課後就在發呆、騎車、吃飯與睡覺中度過,日復一日,鮮少有其他的活動或娛樂。郭孔寧指出:「在部落中沒有人能夠去觸發他們的想法。」孩子們對於未來的職業選擇,就如同他們的生活,簡單而缺少可能,軍人、護士和警察是大多數部落孩子走上的道路,將時間軸拉長,成了部落中的惡性循環。

而在偏鄉,「選擇」相對稀少,不像在都會中有機會參與營隊、參觀展覽,或是上補習班,要滿足這些需求經常耗時又耗金錢,對許多家庭來說並不輕鬆。同時,生活中能接觸到的資訊較少,學校的教育經常成了單一的接收管道。

偏鄉需要的是……
「我認為老師是偏鄉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張育禎呼應先前說的,在缺乏刺激的環境中,學校老師經常是孩子看見世界的窗口,他回憶國小時期,遇到經常分享故事的老師,課堂上的故事帶給他許多人生經驗的啟發,影響極為深刻。

▲生長在澎湖,張育禎以自身經驗思考偏鄉所需。(照片提供/張育禎)
對郭孔寧和王翔暉來說,部落孩子需要擁有空間說出自己想要做的事,並且有機會去嘗試。更重要的是,有人給予穩定的心靈支持,相信他們做出的選擇。王翔暉還提到,孩子們很需要反思的機會,像是當他問堅持要當警察的孩子為何非得如此,孩子真的會思考,從中理解原來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無法取代的美好
張育禎、郭孔寧和王翔暉不約而同談及偏鄉孩子們珍貴的一面,比起大城市裡競爭激烈、步調快速的成長過程,偏鄉的單純時常為孩子留下了沒被消磨的美好。

張育禎從與大學同學的相處中,感覺到澎湖長大的孩子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彈性,樂觀的性格讓他們能夠接受改變,願意嘗試既定道路以外的可能,不致鑽牛角尖。

郭孔寧和王翔暉則細數部落孩子們的特點:很棒的個性、很好的聆聽力,以及擁有很大的學習空間。王翔暉特別說道,他認為這些孩子較為成熟,且富有責任感,對家人有很深的情感關懷,如果保持這樣的性格到未來,其實不容易走上歪路。

▲部落孩子們強烈的責任感讓王翔暉印象深刻(照片提供/王翔暉)

只有孩子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多一點點的期待,其實都是都市人帶給的壓力。」郭孔寧思考與部落孩子們的相處,他明白能做的終究是引導孩子們找到更多不同的可能,但不能企圖改變孩子們的選擇,「只有孩子能決定自己的未來。」走上什麼樣的路,是孩子們自己要面對的,但打開孩子們的想像視野,永遠是偏鄉教育的目標。

偏鄉在山上,在海邊,在很遙遠的地方,但是孩子看見世界的權利不該遙不可及。站上更高的地方,才能看見遠方,希望每一個故事裡的小明,能夠開啟雙眼,走出不一樣的未來。

▲郭孔寧相信,讓孩子思考未來是重要的。(照片提供郭孔寧)

責任編輯蘇禹丞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