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齣戲的團隊——臺大戲劇系
(攝影:柯采瑜/攝影地點:鹿鳴堂內台大劇場)
【報導/柯采瑜】
劇場裡發生的所有事,所有所見、所聽、所感,都是經過一個團隊的規劃與設計。一齣戲劇的誕生,是需要幕前與幕後的通力配合。
就台大戲劇系的大一製作團隊,分成舞監組、舞台組、燈光組、音效組、服裝組、行政組,若是學期的系上製作則會增加表導組、影像組,並且舞台組細分為舞設組與舞技組。走進劇場,有前台人員導引,有宣傳海報張貼,那是行政組的職責,他們是最直接接觸觀眾,給予觀眾第一印象的組別。在戲還沒開始時,坐在觀眾席,觀眾看到的是主舞台的部分,舞台的建構與設計,所有大道(例如衣櫃、沙發、餐桌等等)的募集及擺設,則是交由舞台組。燈光組負責整個演出開場到結束的所有燈光氣氛效果,要調整燈的照射角度、色紙顏色、選擇使用哪一種燈、選擇是使用傳統燈或者是電腦燈。服裝組負責所有演出人員身上的衣物、配件,服裝的設定以及舞台妝容的完成。音效組則是負責觀眾耳朵,劇中的所有音效、背景音樂、轉場音樂的部分。而舞監組則是負責監督各組的進度,舞監組的全名是舞台監督,確保每一組有在進度上。大一製作,低一次擔任舞監這個職位的人們說,「像是梳理整個團隊的脈絡,表格化所有將在劇場裡發生的事。」「舞監除了理性地量化每一件事,還要學習圓融對待與處理劇場裡的人事物,學著如何舉重若輕。」「舞監要把散落的零件組裝。」舞監就像是橋梁。
(攝影:柯采瑜∕攝影地點:台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
戲劇的產出,雖然有藝術層面、設計者的考量,但是總會遇到現實層面,也就是經費、場地、技術等等的考驗,這時候要如何取捨設計成品呢?劇組中的陳同學說:「在最像的實品裡面尋找最便宜的方案。有時候真的很容易被金錢卡住,那個組都會有一些妥協的部分,我覺得很多東西都可以找到替代方案,就為著原本設計的角度去發想,並沒有必要遺棄,但可能就是會找一些很像,但是不全然一樣,風格類似的方式去取捨。」儘管還是要顧慮金錢層面,但是系上老師會給予許多可以達到同樣目的但是花費較少的辦法,陳同學補充道:「在系上老師常常會給很多更省錢的意見,所以我們在學生製作時,常常可以學習到很多更好的方式去努力!」
(攝影:柯采瑜∕攝影地點:台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
一齣戲劇是需要許多人,組成許多組所完成。所以工作分派下去,經過數顆不同的頭腦、歷經不同的想法,可能會出現風格不連貫的問題,當遇到這樣的困境時,要如何面對?劇組中的陳同學表示,個個組別會在設計會議中提出自己組內設計,其他組可以看那一組實際上想要那個風格的原因,若堅持,是為什麼?如果能夠說服大家,則去尋找中間平衡點;不行的話,就要好好的跟那組溝通,尋找解決辦法。陳同學想了一會兒說:「我是覺得每個設計一定都會有很好的想法,但在一齣戲上面,可能有時候不是求「好」,而是「適合那齣戲」。所以可以將好的想法保留,在別齣戲演出繼續用,而不用只是捨棄。」好的想法是值得被留住的,可以留存著,在其他的製作時試試看。
需要動用的許多人力,需要許多靈感想法的匯集,才能成就一齣戲劇。一齣戲劇的團隊是缺一不可,需要各司其職去分工與完成,才有完整的戲劇可以欣賞。
【責任編輯/林以凡】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