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募資—臺大音樂節

報導 / 呂致潔

        從四月十日到五月二日的「臺大音樂節」系列活動,由六所學校學生共同策畫,內容包括野台、市集、工作坊、實驗策展等。而最引人矚目的野台部份,不僅邀請滅火器、蘇運瑩等超重量級卡司,還有柯智棠、熊仔、廖文強、Crispy脆樂團等不同音樂風格創作者,就如同籌備團隊的組成多元性,今年的臺大音樂節也試著包含更多面向。


為什麼要募資?

        雖然今年臺大音樂節已經是第三屆,卻是第一年從臺大學生會獨立出來,少了學生會的資金來源,再加上日趨減少的學校社團經費補助,使得籌辦一場如此盛大的活動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籌備團隊除了積極尋找各方企業的贊助,也搭上自「金萱中文字型」竄起的募資風潮,於知名度較高的flyingV向大眾募資。「其實我們更希望從這裡找到真正認同我們理念的人。」總召黃榮毅說。
        文字、圖像、加上影片,募資平台提供大眾對活動的初步認識,而是否吸引人及是否有傳進大眾的心中,就是募資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對大眾而言,除了能夠支持理念,還能從中得到小小回饋。以臺大音樂節舉例:T-shirt、毛巾、手提袋,換算下來,將能拿到比現場販售更優惠的價格。「也許觀眾愛的就是免費聽一場好的音樂節。」但是好的音樂饗宴,更需要大家的力量。
        成功的群眾募資除了因為群眾認同提案者的理念,往往也必須是眾人感興趣的內容,而身為臺大音樂節最重要的「音樂野台」,是否有符合大家的期待呢?

音樂節的風格是什麼?流行,還是獨立?

        從此次音樂節請到的卡司來看,包含大眾定義的主流與非主流,甚至也有根本不曉得該分在哪一邊的歌手與樂團。「我們不想定義誰是流行、誰是獨立,我們希望觀眾能在音樂節聽到他們不曾接觸過的音樂,並且覺得:嗯,這也不錯。」總召吳家睿說。與上一屆臺大音樂節相比,甚至是所有學生辦的音樂節比較,今年臺大音樂節走出自己的風格:無所限制。籌備團隊大膽地做屬於學生的音樂盛事,也許是嘻哈、電子,也許是搖滾、流行,音樂節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音樂的慶典,而臺大音樂節,正是屬於醉月湖畔的音樂慶典。

群眾募資是方法,勇敢作夢更重要

        訪問最後,總召吳家睿給自己、以及想辦活動的人說了四個字:「勇敢一點!」他說,如果當初沒有想要把音樂節辦很大的夢想,就可能變成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不會想到群眾募資,更不可能有今日的成果。另一位總召黃榮毅說:「這擔很重,但很值得。」至於下一屆的臺大音樂節,現在還言之過早,「專注於眼前的活動,是我們正在做的事。」趁我們還是學生,享受我們的無所畏懼;也支持這些勇敢作夢的他們,讓一場屬於臺大的音樂盛事,就此登場。

左為吳家睿,右為黃榮毅 (攝影 / 盧養宣)


了解更多:臺大音樂節募資QR code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