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問題減緩 教師可望不再流浪——專訪臺大師資培育中心徐式寬教授

報導 / 盧養宣


    臺大教育學程在每年五月開始招生,提供未來有志成為教師的臺大學生更多就業的選擇。然而,修習教育學程或者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就一定能成為一名教師嗎?現在社會大眾普遍認為臺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即使通過教檢依舊難逃成為「流浪教師」的命運,傳統社會公認的「鐵飯碗」已不復存在。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對教育有熱忱的青年世代,難道沒有實現夢想的機會了嗎?本報特地訪問臺大師資培育中心徐式寬教授,深入了解臺大教育學程學生的未來發展及(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提供有志修習教程的同學更多的思考。


流浪教師問題緩解


    針對少子化導致的流浪教師問題,徐教授拿出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證明,臺灣在民國九十九年出生率創新低(7.21%)之後,近幾年來都幾乎維持在8%9%之間,因此沒有所謂出生率逐年下滑的問題。徐教授表示,這是因為政府的生育補貼政策開始發揮作用,少子化問題也因此得到緩解。

    至於教師是否需要再流浪呢?根據現行規定,教師需要通過教師檢定方能參加正式教師甄試。而徐教授也以數據明確指出,近幾年教檢的合格率大約為60%102年度59.78%103年度61.50%),也就是(臺灣)每年大約九千人報考教師檢定,但只有約五千名能取得教師資格。根據103年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顯示,102年及103年的教師甄選錄取人次皆約為四千六百多人,這和有教師資格的人數已經相當接近,而現在各級學校也開始效仿歐美採用小班制教學,所以流浪教師問題已不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嚴重。事實上,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但在92年開始實施教師檢定考試,以紓緩太多合格教師面臨「有資格沒缺額的窘境;也開始限制各師資培育中心的招生名額,例如臺大教程就從150名降至現在108名。

抱持正確心態


    由於流浪教師問題已獲得緩解,加上臺大教程學生歷年教檢的表現都相當優異──在全國教檢平均通過率為60%的情況下,臺大學生都有近乎完美的通過率(104學年度96.15%),而通過之後的獲聘狀況也在全國之上,因此對於想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同學來說,徐教授表示,臺大教程絕對會盡力幫助同學達到目標。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臺大教程每年應屆報考教師檢定考試的人數大約為六十五人,以當年考進教程的人數(108人)來說,這樣的比例並不高。對於這樣的現象,徐教授指出,除了臺大教程的訓練非常紮實、因此學分數要求相對較高之外,「很多人把它拿來當備胎。」也就是有些人還抱持對教師是鐵飯碗這樣的觀念,想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而這樣的心態也常常是無法順利完成教程學業的原因。因此徐教授特別表示,臺大教程非常歡迎有心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學生,「畢竟這是一個面對真實生命的志業。」

    總歸而言,對於想要報考教程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學生而言,只要多充實自己、抱持正確的心態,缺額不足目前已不是一個大問題。真正的考驗,要等到成為正式教師的那一刻才開始。

徐世寬教授(攝影 / 盧養宣)
責任編輯 / 簡嘉佑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