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生產與食物消費的斷裂──食安問題下的行動策略

專題
加工生產與食物消費的斷裂──食安問題下的行動策略

文/生傳系 李柏寬


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澱粉加入非法化學添加物、玫瑰茶含有農藥、有機米混充劣質米等等事件中,我們都看到商業利益下,欺騙、隱瞞、黑心的操作邏輯,一再重演。
而造成廠商們肆無忌憚的關鍵,我認為,其實是因為「前端食品加工過程」與「後端飲食消費」兩者之間的脫節所致。
台灣的飲食消費文化,其實並不缺乏對食品安全的「警覺心」,人們十分重視食品的美味與健康,但我們對於食品把關的定義,卻往往陷入了「檢驗至上」的迷思。消費者通常把食安問題,指向食品生產最末端「毒物檢驗不周」,但食安問題的關鍵,其實是食品生產背後,那一連串「黑箱」的加工產業鏈。
試想,市面上的食品種類數以百萬計,如果消費者只懂得要求政府,每日「抽檢」食品安全,那麼究竟何時才能將市面上所有食品「抽檢」完畢?廠商幾乎都抱著不會被抽檢到的僥倖心態,繼續販售黑心產品,就算「擴大稽查」的聲浪再大,食安風暴仍無法停止蔓延。
因此,「食品抽檢」,絕非改善食安問題的關鍵作法。我反倒認為,促進政府與消費者對「廠商生產過程透明化」的施壓與監督,才能真正面對問題核心,解決食安問題。
舉例而言,當前「從土地到餐桌」理念的風行,就是一個以「生產透明化」為訴求的問題解決策略。透過訴求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行動,讓消費者透視廠商從蒐集原料、加工製造,到通路販售過程,將能使消費者更深入理解食品的「生產過程」,產生更多監督食品加工鏈的力道。
另外,消費者若能從最基本的「客觀」食材來源認知開始,帶入文化層次的內涵提升,認識食材的故事、養成對土地的熱情,或許也是一條改善食安問題的道路。透過社會集體對食物生產的感情與意識,將能促使廠商為了因應社會責任,重視友善環境、食材自然,或許就能讓食品,不再被非法化學添加物綁架。
除了上述的行動策略外,其實食農教育的推行,更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方式。台灣目前食農教育的作法,其實仍不脫「前端生產」和「後端消費」分離的教學設計邏輯。一般學校教育中的食農教育,對食與農的中間連結,論述甚少,學生並無法從學習中,去瞭解食品生產過程的非法加工問題。我們通常把「食」和「農」分開來談,前者通常就是學習如何均衡飲食;而後者通常就是透過戶外教學、農業體驗來達成,然而,這兩者之間似乎沒有關連性存在。與其說是「食農」教育,不如說是「食育」和「農育」兩者的拼接體,而非融為一體的教學形式,這就是當今學童的普遍現象:他們只知道食物怎麼「吃」,但卻忘記了食物怎麼來。
面對食安問題,其實我們不能只把問題看做是「檢驗合格與否」的是非題,而應是「如何對廠商加工生產進行批判性思考」的申論題。當我們看到廣告、新聞之中,廠商如何大肆說明一個食品的「口感、口味」,但卻從來沒人願意用「生產過程」的優點,來訴諸產品的優質,我們是否對此產生警覺?而我們是否被大廠商的商業力,磨蝕到只懂得「如何消費」而已?這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隨時警惕食物帶來的威脅,試圖從「檢驗數字」的框架中逃離,才能找到消費者真正的「選擇自由」。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