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鐘林盼】

咖啡廳裡亮著暖黃色的燈光,從玻璃門望出去,溫州街傍晚下起雨的模樣,像是小說或電影裡的場景。我對十分鐘後要採訪的女生只有模糊的幾個關鍵字:電影系、休學重考、泳池電影院,還有記得她名字裡的盼,像是電影揭幕前引頸的等待。

臺大歷史系
鐘林盼,19歲,臺藝大電影系一年級,今年附中泳池電影院的主辦人。18歲那年,她經歷了一段和我們相像的人生,從附中畢業,考上臺大歷史系,從此背著書包穿梭在必修課和通識課的教室之間。歷史系的大一必修課: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作業往往是讀論文、寫摘要,主修以外的其他時間又被通識課填充,傍晚傅鐘響起的時候才驚覺,一天又晃盪著過去了。

鐘林盼說,其實高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想讀電影系,但是又覺得「研究所再讀也可以吧!」,就先讀了臺大歷史系。高中接觸的東西確實讓她喜歡上歷史學,而且她也想把在歷史系所學應用到以後的創作中,但是進入大學後,她發現在這裡受到的歷史學訓練,有時候和她想像的不一樣,更趨近於研究人才的培養。想在這裡獲得學術上的專業知識,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更大的決心。

中場休息
當她看到同系的一個同學,每天在歷史系的學習中都過得很開心,在大學生活中得到很多收穫;期待在大學學習專業知識的她,卻不能像他一樣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走得開心,反而是無聊地應付一次又一次的作業。

疑惑層層堆疊,到了大一下的最後一科期中考試前,當大家都在前往考試的路上,她在博雅教室外停下來,開始想「有沒有考試對我來說真的有差嗎?」、「既然我不知道為什麼,那我為什麼要從那麼遠的地方來這裡考試呢?」教室裡的同學已經拿到考卷開始動筆,教室外的她決定轉身,坐在博雅教學館的長椅上,她鬆了一口氣,開始想像休學以後的人生,考試的束縛暫時鬆綁,取而代之的是校門以外的自由空氣,她越想越興奮。

休學後的這段時間,她中斷了一路以來的升學考試出國去玩,回國後再考大學考試,最後透過學測考上了臺藝大電影系,走回了喜歡的位置。

回到電影系
在臺藝大的課程變成電影導論、編劇基礎,而作業是拍一部關於自己的影片,挖掘自己的家庭、名字、還有很多她從來沒有想過的層面。另一部五分鐘的影片,花了她一個月的時間,從想故事、寫劇本、分鏡、拍攝、後製到剪片,即使作業完成了,閒暇時間也都拿去看電影,或是當同學的臨演和助理。

電影系的同學也很忙,不像小學生寫完作業,就可以拋下學習出去玩耍,下課後他們也花時間想電影、看電影,連走在路上都在思考,眼前所見的服裝、燈光適不適合在電影裡呈現。我不禁好奇,在電影系裡,花在課內作業和課外活動的時間,哪一個比較多?我們習於下課就放下前一個小時的學習,數學課下課就急著把課本塞回抽屜,但她卻說,她總是忙著拍影片、當臨演、看電影,「這些東西對電影系都是開心的事,電影就是我們的生活。」當她回到真正喜歡的領域,電影變成生活,整個世界就是一場兀自展演的電影場景。

終場
採訪到最後還剩下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答案,但還是必須問出口。「如果生命可以重來的話,還會做一樣的選擇嗎?」「一定會啊,想跟高三的自己說,趕快來念臺藝大,早知道的話可能連入學都不會入學了。」「可是我不會去否定這個過程,因為人一定是由過去的自己構成的。」

從臺大到臺藝大,中間雖然停頓了片刻,休學一年以後,鐘林盼終究又回到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今年的附中泳池電影院,她就坐在楊雅喆旁邊,温貞菱易智言桂綸鎂陳柏霖也來了,因為很多人的幫助,她實現了在附中泳池辦電影院的夢想。孟克柔還坐在泳池邊看著張士豪游泳,但是泳池的水已經被抽乾,她離開附中、離開臺大,在小小的臺藝大校園裡,遇到的是更大更廣的電影世界。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