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舊舍新生命 臺大校園附近的故居

報導/王思婷

暑假期間校內發生磯永吉小屋遭竊事件,採訪校內學生,學生們表示知道磯永吉,卻不清楚小屋所在處,而臺大附近又有些什麼樣的故居,今天學生報的記者,藉此機會介紹給大家。

磯永吉小屋  蓬萊米誕生
磯永吉小屋位在臺大校園農學院附設試驗農場內,具有珍貴的農業研究器材以及書籍收藏。而磯永吉教授任教於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臺大前身)時,先是提升在來米的產量,而後改革研發出蓬萊米,對於臺灣農業貢獻良多。
近年來,因發現磯永吉教授所藏的文獻及確認建築物的存在年代,北市府已於2009年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目前由臺大農藝系的師生共同維護及保存。

殷海光故居  追求自由思想
除了磯永吉小屋之外,臺大還有一個教授故居,溫州街上的殷海光故居。殷海光為哲學系教授,曾是《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後來遭受國民黨政權打壓,離開臺大教職,生活起居也遭受監視。

故居裡面展示了殷海光教授的照片以及手稿,走進去一趟,能夠了解殷海光教授的經歷。站在展示手稿的房間裡,看見殷海光教授與友人的通信,其中道盡當時面對政府打壓的困境。另一旁的桌子則是印有有殷海光教授在自由中國中所發表的文章。下方的透明櫃中,則是記錄著教授生活點滴的相片區。曾是小孩房間的地方,如今搬進了桌椅以及電視,播放介紹教授的短片,也常在此辦文學演講。在本該是廚房的地方,則是放置了跟殷海光教授相關的著作,其中不乏研究教授以及紀錄教授的書籍。

在手稿區中,看著教授留下的書信以及手稿,參觀者能夠最直接的看見歷史。透過一篇教授寫信給錢思亮校長的草稿中,看到紅、黑筆甚至奇異筆反覆修改的字跡,參觀的人能夠推測教授內心的想法。有一份手稿是殷海光教授寫下離開臺大的原因,另一份則是離開臺大之後,收到美國哈佛大學的來信,希望教授能夠前往美國教書。然而,身分敏感的他,卻遲遲未等到政府發下來的護照。殷海光教授最終未能拿到護照出國,在民國五十八年病逝於台大醫院。

青田七六 舊舍成文藝餐廳
位在青田街七巷六號的青田七六是曾任教於臺大地質學系馬廷英教授的宿舍,現為臺北市文定的古蹟。目前由黃金種子文化事業開設青田七六,原先日式建築的宿舍,改為提供簡餐的餐廳。在裡面用餐,需要穿著襪子,以維護日式塌塌米。除了室內用餐環境,室外還有一個陽光室用餐空間。

在用餐之外,青田七六也是一個文藝中心,時常舉辦演講以及導覽活動。曾為地質學系教授宿舍的青田七六,在一側的牆上展列出了各式地質標本與展覽。同時,馬廷英教授的兒子,馬國光教授,也就是作家亮軒,也會抽空擔任解說員,介紹青田七六,為大家導覽他小時候的家。

舊屋重生 歷史長存
房子的格局依舊,而內部卻不再相同,不論是成為紀念故人的小屋,還是轉為推廣文化的餐廳,關於建築物裡頭的故事仍舊會繼續流傳。除了這三個擁有歷史故事的小屋,臺大附近仍有不少故居,如陳玉麟故居。在課餘之際,拜訪舊時的房子,也能夠得到不少的收穫!



在進故居大門前,能夠看到門旁牆上有著殷海光教授曾說的話。

殷海光故居門口

殷海光故居手稿展示區

青田七六屋景

青田七六招牌

責任編輯/盧養宣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